2020年01月02日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第 1 套 - A型)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在线模考>>开始
■ A型题
1. 下列表述中属于症的是
2. 下述疾病现象中属于阴的是
3. 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的病证,属于
4. “肝肾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5. “血之余”是指
6. 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
7. 成人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的根本原因在于
8. 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9. 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哪些功能配合
10.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11. 头痛的部位在前额者,病变多在
12. 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13. 素体阳虚畏寒者,易致邪从
14. 痰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
15. 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16. 在一定条件下,“五志”和“五气”皆可化
17. 七情太过首先伤及
18. 以下不属于阴偏盛的病理变化的是
19. 从虚实角度看,“阴胜则阳病”属于
20. 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的病理变化属于
21. 患者先有阴虚内热病证,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22. “治未病”是指
23. 以下脉象不属轻取即得的是
24. 温病患者热入营血时,舌色应为
25. 半表半里证的寒热特点是
26. 下列诸脉中,一般不主痰饮证的脉象是
27. 喘证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哪一项
28. 寒凝血瘀患者唇色
29. 下列哪项可出现“胃不和则卧不安”
30. 痛如针刺的病机是
31. 心气虚的临床表现是
32. 咳嗽,咯黄稠痰,鼻流浊涕,口干咽痛,身热,微恶风寒者,应诊为
33. 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不见
34. 阳水一般先见
35. 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常见
36. 眩晕欲仆,头胀头痛,急躁易怒,步履不稳,属
37. 患者渴喜冷饮、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同时又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症,应采用的治法是
38. 眩晕兼见面红目赤,耳鸣,口苦尿黄,胁肋胀痛,脉弦数,证属
39. 气滞血瘀型痛经首选
40. 产生苦味的五元是
41. 赫依属五元之
42. 称为众方之祖的医学典籍是
43. 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是
44. 下面哪一项内容是医师咨询最多的问题
45. 医生对饮片修治提出要求药名是
46. 抗疟药宜
47. 大腹子的正名是
48. 功效不同,不可同放于一个斗中的是
49. 煎后药渣挤出的残液应不超出药渣总量的
50. 罂粟壳每张处方用量规定为
51. 最易霉变的剂型是
52. 药品不宜长时间贮存应做到
53. 下列易泛油的中药饮片是
54. 动物类药物如蛇类、虫类等宜与共贮的有
55. 下列各组联用不合理的是
56. 中西药联用可以降低西药用药剂量的药组是
57. 不能与海藻、昆布合用的是
58. 地西泮与苓桂术甘汤联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
59. 消渴丸中含的西药成分是
60. 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在线模考>>查看答案
■ A型题
1. 下列表述中属于症的是
- A.消渴
- B.恶寒
- C.肺痈
- D.水肿
- E.咳嗽
2. 下述疾病现象中属于阴的是
- A.面色鲜明
- B.咳声有力
- C.脉象滑数
- D.声低气微
- E.脉象洪大
3. 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的病证,属于
- A.相乘传变
- B.子病犯母
- C.母病及子
- D.反克传变
- E.相侮传变
4. “肝肾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同居下焦
- B.藏泄互用
- C.精血互化
- D.阴液互补
- E.阴阳承制
5. “血之余”是指
- A.髓
- B.齿
- C.爪
- D.发
- E.筋
6. 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
- A.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
- B.肺主呼吸之气
- C.肺主营气的生成
- D.肺主调节全身气机
- E.肺主治节
7. 成人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的根本原因在于
- A.肾阳亏乏
- B.命门虚寒
- C.肾精亏损
- D.肾阴虚衰
- E.肾气不固
8. 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 A.藏血
- B.统血
- C.行血
- D.防止出血
- E.调节血量
9. 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哪些功能配合
- A.推动与温煦
- B.防御与固摄
- C.推动与固摄
- D.中介与推动
- E.温煦与凉润
10.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 A.元气
- B.宗气
- C.营气
- D.卫气
- E.肝气
11. 头痛的部位在前额者,病变多在
- A.厥阴经
- B.阳明经
- C.太阳经
- D.少阳经
- E.少阴经
12. 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 A.十二经筋
- B.十二经别
- C.十二皮部
- D.奇经八脉
- E.十二经脉
13. 素体阳虚畏寒者,易致邪从
- A.寒化
- B.热化
- C.燥化
- D.湿化
- E.火化
14. 痰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
- A.痰可扰乱神明
- B.痰可化火化风
- C.痰阻碍气血运行
- D.痰似风善行数变
- E.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15. 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 A.风邪
- B.寒邪
- C.暑邪
- D.湿邪
- E.燥邪
16. 在一定条件下,“五志”和“五气”皆可化
- A.风
- B.寒
- C.湿
- D.火
- E.燥
17. 七情太过首先伤及
- A.肝气
- B.脾阳
- C.肾精
- D.肺津
- E.心神
18. 以下不属于阴偏盛的病理变化的是
- A.真寒假热
- B.阴盛格阳
- C.阴胜则寒
- D.虚寒证
- E.阴胜则阳病
19. 从虚实角度看,“阴胜则阳病”属于
- A.真虚假实
- B.真实假虚
- C.由实转虚
- D.由虚转实
- E.虚实错杂
20. 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的病理变化属于
- A.真虚假实
- B.实中夹虚
- C.虚中夹实
- D.因虚致实
- E.由实转虚
21. 患者先有阴虚内热病证,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 A.阴损及阳
- B.阳损及阴
- C.阴阳亡失
- D.阳盛格阴
- E.阴盛格阳
22. “治未病”是指
- A.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B.外避病邪和既病防变
- C.未病先防和早期诊治
- D.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 E.调养正气和控制疾病传变
23. 以下脉象不属轻取即得的是
- A.浮脉
- B.濡脉
- C.散脉
- D.牢脉
- E.芤脉
24. 温病患者热入营血时,舌色应为
- A.红舌
- B.绛舌
- C.淡白舌
- D.青舌
- E.淡红舌
25. 半表半里证的寒热特点是
- A.恶寒重发热轻
- B.发热重恶寒轻
- C.发热轻而恶风
- D.寒热往来
- E.寒热俱重
26. 下列诸脉中,一般不主痰饮证的脉象是
- A.滑脉
- B.弦脉
- C.促脉
- D.结脉
- E.濡脉
27. 喘证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哪一项
- A.呼吸困难
- B.鼻翼扇动
- C.张口抬肩
- D.难以平卧
- E.喉中痰鸣
28. 寒凝血瘀患者唇色
- A.淡白
- B.樱桃红
- C.深红
- D.青紫
- E.青黑
29. 下列哪项可出现“胃不和则卧不安”
- A.心肾不交
- B.痰湿困脾
- C.胆郁痰扰
- D.食滞内停
- E.心脾两虚
30. 痛如针刺的病机是
- A.食积
- B.气滞
- C.湿滞
- D.瘀血
- E.血虚
31. 心气虚的临床表现是
- A.心悸气短,神疲乏力
- B.心悸气短,眩晕健忘
- C.心悸气短,胸闷汗出
- D.心悸气短,胸痛彻背
- E.心悸气短,痰涎壅盛
32. 咳嗽,咯黄稠痰,鼻流浊涕,口干咽痛,身热,微恶风寒者,应诊为
- A.风热犯肺证
- B.燥邪犯肺证
- C.肺肾阴虚证
- D.痰浊阻肺证
- E.肺脾两虚证
33. 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不见
- A.舌红苔黄腻
- B.脉弦细数
- C.外阴瘙痒
- D.右胁胀痛
- E.黄疸
34. 阳水一般先见
- A.头顶水肿
- B.颈项水肿
- C.满面水肿
- D.下肢水肿
- E.眼睑水肿
35. 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常见
- A.局部肿胀刺痛
- B.各种出血证
- C.颧红
- D.心悸
- E.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36. 眩晕欲仆,头胀头痛,急躁易怒,步履不稳,属
- A.肝阳上亢证
- B.肝风内动证
- C.热极生风证
- D.血虚生风证
- E.肝血虚证
37. 患者渴喜冷饮、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同时又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症,应采用的治法是
- A.缓则治本
- B.急则治标
- C.虚则补之
- D.寒者热之
- E.寒因寒用
38. 眩晕兼见面红目赤,耳鸣,口苦尿黄,胁肋胀痛,脉弦数,证属
- A.气血亏虚
- B.肝火上炎
- C.痰浊上蒙
- D.瘀血阻窍
- E.肝肾阴虚
39. 气滞血瘀型痛经首选
- A.少腹逐瘀汤
- B.膈下逐瘀汤
- C.血府逐瘀汤
- D.金匮温经汤
- E.胶艾四物汤
40. 产生苦味的五元是
- A.土与水
- B.火与土
- C.水与火
- D.水与风
- E.火与风
41. 赫依属五元之
- A.火
- B.土
- C.气
- D.水
- E.空
42. 称为众方之祖的医学典籍是
- A.《伤寒论》
- B.《温疫论》
- C.《千金翼方》
- D.《黄帝内经》
- E.《肘后备急方》
43. 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是
- A.《普济方》
- B.《千金要方》
- C.《千金翼方》
- D.《和剂局方》
- E.《太平圣惠方》
44. 下面哪一项内容是医师咨询最多的问题
- A.不良反应
- B.新药信息
- C.合理用药信息
- D.禁忌证
- E.药品价格
45. 医生对饮片修治提出要求药名是
- A.远志去心
- B.酒蒸大黄
- C.蜜炙麻黄
- D.东阿胶
- E.马蹄决明
46. 抗疟药宜
- A.空腹服
- B.饭前服
- C.饭后服
- D.发作前1~2小时服
- E.睡觉前服
47. 大腹子的正名是
- A.香加皮
- B.青皮
- C.泽泻
- D.槟榔
- E.桑白皮
48. 功效不同,不可同放于一个斗中的是
- A.板蓝根和大青叶
- B.当归和川芎
- C.萹蓄和瞿麦
- D.当归和独活
- E.牡丹皮和赤芍
49. 煎后药渣挤出的残液应不超出药渣总量的
- A.5%
- B.10%
- C.15%
- D.20%
- E.25%
50. 罂粟壳每张处方用量规定为
- A.3~6g
- B.5~8g
- C.8~15g
- D.15~18g
- E.18~20g
51. 最易霉变的剂型是
- A.丸剂
- B.合剂
- C.酊剂
- D.针剂
- E.糖浆剂
52. 药品不宜长时间贮存应做到
- A.易变后出
- B.细贵后出
- C.易燃后出
- D.先产先出
- E.近效期后出
53. 下列易泛油的中药饮片是
- A.大黄
- B.黄柏
- C.黄芪
- D.白芍
- E.当归
54. 动物类药物如蛇类、虫类等宜与共贮的有
- A.花椒
- B.大枣
- C.山茱萸
- D.五味子
- E.决明子
55. 下列各组联用不合理的是
- A.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
- B.益母草颗粒与妇血康颗粒
- C.附子理中丸与健脾丸
- D.牛黄清心丸与柏子养心丸
- E.金锁固精丸与参苓白术丸
56. 中西药联用可以降低西药用药剂量的药组是
- A.石麦汤与氯氮平
- B.丹参注射液与多巴胺
- C.苓桂术甘汤与地西泮
- D.蛤蚧定喘丸与异烟肼
- E.女金丹与诺氟沙星
57. 不能与海藻、昆布合用的是
- A.硝酸甘油
- B.镇咳药
- C.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西药
- D.三环类抗抑郁药
- E.降糖西药
58. 地西泮与苓桂术甘汤联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
- A.1/2
- B.1/3
- C.1/4
- D.1/5
- E.1/6
59. 消渴丸中含的西药成分是
- A.格列苯脲
- B.格列本脲
- C.吲哚美辛
- D.苯甲酸
- E.水杨酸
60. 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
- A.追风丸
- B.舒筋丸
- C.紫金锭
- D.祛风止痛片
- E.三七伤药片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在线模考>>查看答案